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我国包装工业在高档材料、高档包装机械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每年除进口纸浆200—300万吨外,两片罐用铝材、三片罐用马口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此外,大量高质量无毒材料、多功能和自动化的高档包装机械也需要进口,其中,进口包装材料占到总量的1/3。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包装机械消费市场之一,1997年我国包装机械进口额约为15亿美元。比如,罗兰香皂采用的是日本产的包装材料;每年我国香烟包装机械进口额约2亿美元……
有专家认为,包装原材料短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包装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金属原材料短缺,制约了我国金属包装工业的发展。
铝制易拉罐用铝材通常有两种,罐体采用3004铝合金,罐盖和拉环采用5182铝合金。我国能生产铝制易拉罐罐身材料的厂家只有西南铝加工厂等少数几家企业,年产罐体板材总量约1万吨,且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远不能满足我国制罐行业的需求。
与罐体材料略有不同的是,罐盖材料需要有较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前几年,有些国内企业也生产出罐盖材料,但软硬度不理想,在拉易拉罐时,不是提环拉掉了,就是梨形刻痕孔撕不开,这使国内制罐企业不愿采用国产材料。目前,我国每年用于生产两片罐的10万吨铝材还主要依靠进口。作为铝罐的制造原料,马口铁供需缺口也很大,我国每年需求马口铁200万吨以上,而目前仅能生产马口铁20万吨左右。
另一方面,一味引进包装机械,忽视技术“嫁接”,限制了包装机械水平的发挥。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的最新统计,我国大陆县级以上的包装企业已近2万家,但我国包装机械企业加工制造水平低于全国机械工业的平均水平。虽然国产包装机械种类繁多,可真正叫得响、质量过硬的实在太少。一些企业本想采用国产设备包装产品,可选来选去对国货渐失信心,只好将目光投向洋货。
另外,在纸箱柔版印刷方面,众多纸箱厂对柔版印刷技术有强烈要求,可当选购所需制版用的制版机却遇到了麻烦。国产制版机质量不过关,面对价格昂贵的进口制版机,厂家左右为难。
上述现象并非个别。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国内包装制品目前虽已基本齐全,但也仅是中低档产品能满足各行业的需求,高档次、性能优异的包装材料及制品仍然短缺,有些要依赖进口,尤其为出口产品配套的高档产品包装,在质量、品种、数量等方面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谢荣全认为,中国包装工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虽然,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各类包装产品,但用于包装技术改造的投资却很少,相比之下显得很不够。国外经验表明,企业的科技开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例,低于1%时难以生存,2%时才能勉强维持,5%时才具有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包装企业的平均水平不到1%。
“九五”期间,国家将投资100亿元用于部分国有大中型包装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加快包装材料国产化进程和提高包装设备的整体机械化水平。这些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到时将有80%的企业因投入不足,影响包装业技术改造的系统进行。未来几年,我国对高档包装机械和新型包装材料需求迫切,用于提高包装工业水平的投资需求大约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技术创新能够为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两则知名的包装事例广为流传:贵州茅台酒厂运用“大面积烫金压痕新工艺”的“陈年茅台礼品式包装盒”,使茅台酒身价一下提高4—6倍,一年创汇数百万美元;另一件值得称道的是中国茶叶将大包装改为小包装的同时,在包装装潢上下功夫,售价提高5—6倍。虽然这仅是包装改造工作的一个侧面,但从中不难管窥出包装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
对于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要消除“瓶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必须加大包装产业的资金投入量。包装业应多渠道筹集资金,不仅立足国内,多方吸收资金,而且要放眼国外,大力吸纳外资。同时,合理利用资金,使投入得到最大效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包装业应立足于国内,将民用和军用工业的各种现代化高精技术移植到包装工业,同时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包装机械装备和生产线的可靠性、安全性、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变废为宝,向废弃包装物要原料和能源。为解决包装材料需用量迅速增加和自然资源减少的矛盾,要提高包装回收复用率。回收1吨铝罐,相当于节约5吨氧化铝。我国年产100亿只易拉罐,所需的铝合金板材和辅料耗用大量外汇,但我国铝罐回收率仅5%左右,与日本31%的铝罐回收率,美国95%的铝罐回收率相比相去甚远。
——要合理选择包装材料。我国森林资源贫乏而竹林资源丰富,应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利用竹资源,开发各类无污染、易回收的竹胶板、包装纸板、丝捆竹板箱等竹包装材料,替代部分木材制造纸桨,并不断开发以竹代木的产品。
据悉,一种能替代铝易拉罐的新型纸易拉罐最近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和国家级卫生鉴定。由于纸易拉罐外观、功能与铝易拉罐相近,且无污染、成本低、使用安全,为饮料产品再披新“嫁衣”。